新闻详情

《论语·先进篇第十一》第11章-第14章:孔子的处世之道、生死观与识人智慧,藏在这四章里

2025-10-30


提起《论语》,我们总能在孔子的言行中找到应对生活的智慧。今天,我们聚焦《先进篇》中的四章内容,从颜渊的丧葬争议,到季路对鬼神生死的追问;从弟子侍侧的不同情态,到闵子骞对改建长府的建议,一起探寻孔子思想中那些深刻又实用的道理。


2b726130-e227-4c56-afb6-b475e95014c8

主讲老师:Michelle Tian

【原文】11.11颜渊死,门人欲厚葬之。子曰:“不可!”门人厚葬之。子曰:“回也视予犹父也,予不得视犹子也。非我也,夫二三子也。”

【译文】颜渊死了。孔子的学生们想隆重地安葬他。孔子说:“不可以。”结果学生们还是隆重地安葬了颜渊。孔子说:“颜回看待我如同父亲一般,我却不能看待他如同儿子。(厚葬)不是我(的主意)呀,是那些学生干的呀。”

【解释】颜渊去世后,他的同学们想要用丰厚的礼仪安葬他。孔子说:“不可以(这样做)!” 但弟子们还是按照厚葬的规格安葬了颜渊。孔子(之后)说:“颜回把我当作父亲一样看待,我却没能像对待亲生儿子那样(按照合适的礼仪)对待他。(这件事)不是我的责任啊,是那些弟子们(执意为之)。” 这里体现了孔子重视 “礼” 的适度性,反对超出实际情况的厚葬,注重遵循合理的礼仪规范,而非盲目铺张。

 

6ba871f0-6aa3-45a7-82be-205c9fdd7832

【原文】11.12季路问事鬼神。子曰:“未能事人,焉能事鬼?”曰:“敢问死。”曰:“未知生,焉知死?”

【译文】子路问怎样侍奉鬼神。孔子说:“没能侍奉好活人,又怎能侍奉鬼神呢?”子路又问:“我冒昧地请问死是怎么回事?”孔子说:“生的道理还没弄明白,又怎么能够懂得死?”

【解释】季路向孔子请教如何侍奉鬼神。孔子说:“还没能好好侍奉活人,怎么能去侍奉鬼神呢?” 季路又说:“冒昧地请问,死是怎么回事?” 孔子回答:“还没有弄明白活着的道理,怎么能明白死呢?” 这展现了孔子的现实关怀,他认为应先专注于现实生活中对人的责任与义务,强调重视当下的 “生”,而非过度纠结于虚无缥缈的鬼神与死亡问题,体现了务实的人生态度。

f6b64429-3656-4070-af7c-4720a3e6be36

【原文】11.13闵子侍侧,訚訚如也;子路,行行如也;冉有、子贡,侃侃如也;子乐。“若由也,不得其死然。”

【译文】闵子骞侍奉在孔子身旁,恭敬而正直的样子;子路,刚强而勇武的样子;冉有、子贡,温和而快乐的样子;孔子很高兴。(孔子说:)“像仲由这样子,恐怕不得善终呀。”

【解释】闵子骞在孔子身边侍奉时,表现得正直而温和;子路则显得刚强勇猛;冉有和子贡,言谈从容不迫。孔子看到这些,心情很愉悦。(但孔子又)说:“像仲由(子路)这样,恐怕会不得善终啊。” 此章既体现了孔子对弟子们不同性格特点的清晰认知,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看到每个人的特质,同时也流露出孔子对子路刚猛性格可能带来风险的担忧,展现了孔子对弟子的深切关怀与敏锐的识人眼光。

ad9175d8-36c3-4779-b403-19a77d55fb90

【原文】11.14鲁人为长府。闵子骞曰:“仍旧贯,如之何?何必改作?”子曰:“夫人不言,言必有中。”

文】鲁国人要改建长府。闵子骞说:“依照老样子,怎么样?为什么一定要改建呢?”孔子说:“这个人不说话则已,一说话一定切中要害。”

【解释】鲁国人打算改建长府(鲁国的国库或府第)。闵子骞说:“按照原来的规格和样式(使用),怎么样呢?为什么一定要改建呢?” 孔子说:“这个人(闵子骞)平时不怎么说话,但一开口就一定说到点子上。” 这里体现了闵子骞注重实用、反对不必要变革的务实观念,而孔子对他的称赞,也表明孔子认同这种不盲目折腾、合理行事的态度,强调做事应权衡利弊,避免不必要的改动。

c1f97025-c546-4c33-bc7a-2ec6faa3ce6a

相关资讯

0755-29766626

相关产品

0755-29766626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