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详情

《论语·先进篇第十一》第7章-第10章:当颜回去世:孔子的原则之痛与情感之恸

2025-10-30

原文11.7季康子问:“弟子孰为好学?”

孔子对曰:“有颜回者好学,不幸短命死矣!今也则亡。”

【译文】季康子问孔子:“您的弟子中谁最好学?”孔子回答说:“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很好学,不幸短命死了,现在就没有那样好学的了。”

解释】在颜回死后,孔子依然将其视为独一无二的学问传承者。“今也则亡”(现在没有了)四字,语气平淡却力量千钧,蕴含着无尽的惋惜与学术传承中断的落寞。

 

b41759e4-fb26-4b40-8971-4ce7c4804e9c

 

 

原文11.8颜渊死,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。子曰:“才不才,亦各言其子也。鲤也死,有棺而无椁。吾不徒行以为之椁,以吾从大夫之后,不可徒行也。”

【译文】颜渊死了,他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把车卖了给颜渊做一个外椁。

孔子说:“(放下)有没有才能(不说),大家都说说各自的儿子。孔鲤死了,也只有棺,没有椁。我不能(卖掉车子)步行来给孔鲤置办椁。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,是不可以步行的。”

【解释】这是极具张力的一章。颜路(颜回之父)的请求合情,但孔子的拒绝合理。他以自己儿子孔鲤同样“有棺无椁”为例,表明并非吝啬,而是必须恪守礼制(大夫不可无车而徒行)。这展现了孔子在巨大悲痛中,以理性守护原则的艰难抉择。

 

 

6987efd0-2165-419b-8495-5fd4a4a66e76


 

原文11.9颜渊死。子曰:“噫!天丧予!天丧予!”

【译文】颜回去世了。孔子说:“唉!这是上天要我的命啊!这是上天要我的命啊!”

解释】当私人情感冲破公共场合的理性约束后,孔子发出了最为沉痛的悲鸣。“天丧予”不仅仅是失去爱徒的悲伤,更是感到自己的道义、学问与希望随之而亡的绝望。连呼两遍,是椎心泣血之痛。

 

 

22eff6cb-01ff-4335-8413-a90db922e882


 

原文11.10颜渊死,子哭之恸。从者曰:“子恸矣!”曰:“有恸乎?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?”

【译文】颜回去世了,孔子哭得极其悲痛。跟随的人说:“您太悲痛了!”孔子“真的太悲痛了吗?我不为这样的人悲痛,还为谁悲痛呢?”

解释“恸”是痛彻心扉、形神俱损的哀哭。旁人的提醒是出于对孔子身体的关心,而孔子的反问,则是情感最直接、最彻底的宣泄。这句话宣告了颜回的独一无二,也肯定了这种极致情感的正当性。

8699626d-4180-4d7c-94d9-34cdc7cc140e

相关资讯

0755-29766626

相关产品

0755-29766626
返回顶部